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锦绣”舞段的服装和舞者妆容创作参考来源是主创们采风时在博物馆里见到的汉代木俑人像。木俑人像衣着纤细的汉服曲裾裙,款式包裹而限制,这是因为在古时宫廷里有很多礼仪制度,不能跑跳。
因此,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服饰创作时充分尊重历史史实,把古时礼仪制度进行解读还原,形成了“锦绣”服装的独到特色。
在服装上,使用大面积红搭配白色做挑色,展现大汉风韵,款式与体现身体曲线的西方美学不同,采用宽袍大袖,刻意拉低服装腰线,以达到一种宽阔的东方美感。
在人物造型和化妆上,以汉时期审美为出发点,头饰设计为汉白玉质感纹样的造型,庄重而典雅,面部是极具汉时期代表性的妆容“长眉红妆”:这个妆容的特点就是大面积运用朱红色铺满眼下及脸颊,喜庆隆重又提气色,非常有氛围感。“锦绣”舞段以深度还原时期的文化审美,展开了一幅多姿多色的民族画卷,秀美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供图古典乐器演绎大国气质
“锦绣”这段舞蹈音乐优美而空灵,同时又带有压倒式的气魄感,有观众直言“鸡皮疙瘩起来了”。据介绍,音乐创作中,呈现这段舞蹈的核心语汇是“仪态”。舞段开始是从织布机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展开,之后古琴悠扬的声音响起,其余乐器慢慢融入,整体逐渐进入到一个恢弘磅礴的状态中。
据了解,这段舞的乐器中用到了古琴、箜篌、琵琶、萧等中国古典乐器,在作曲中都是单独呈现,也给舞蹈展示留下了更多空间并与音乐产生联动,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共情,悠扬乐声中联想到大汉风姿的仪态万千。
“锦绣”之美,美在展现大国气质,美在考究精致的细节,美在民族古典的乐声悠扬。据了解,除了展现大汉气魄的“锦绣”舞,舞剧《五星出东方》中还有曾登陆过《国家宝藏·展演季》和河南卫视《舞千年》等节目、充满西域风情的婀娜“灯舞”等,风格截然不同的舞段在同一部舞剧中集中展示,带来不同的观剧体验。
舞剧《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目前,该剧的50场全国巡演正在进行,后续将在济南、佛山、泉州、深圳等地进行演出。(完)
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温暖故事****** “情系老兵办实事,真情服务解忧难”一面红色的锦旗,一封感谢信,一位退伍老兵发自肺腑的感激情,让长春市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温暖而感动。 近日,1983年退伍老兵宫艺为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示感谢。 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别着急往下看! 宫艺说:“真的特别感谢工作人员的倾心服务,帮助我在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系统已经关闭的情况下,上报沟通申请,最终系统开放3小时把我录入了,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医保补缴工作。” 据了解,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得知宫艺在办理个人医保退休手续出现无法缴费等难题时,工作人员主动担当,在严寒的天气里,多次专程去医保中心帮他沟通办理,最终帮助他完成医保退休个人缴费。 “不以小而不为,不以繁而不做”,长春市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服务退役军人工作中切实做到“工作有落实、担当有作为,服务有温情,学习有实效”。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越明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